当前位置:首页 > 嘤鸣心语

党建工作

《岁月如歌的“老三届”》朱英贵

发布日期:2017-06-02 08:58     点击次数:   [打印]   [关闭]
分享:
 

人道是“岁月如歌”,却原来“岁月如梭”。转眼间,在中华大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老三届”一代,如今就都已经退休啦。人生苦短,回味悠长,这对于我们一生坎坷的“老三届”一代人来说,也容易引起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索。

人生岁月究竟像什么?人们常说“岁月如歌”。然而这“歌”又有多种,不同的人生恐怕不会属于同一种“歌”。那么,具体到我们“老三届”这一代,就整体而言,我们这代人的一生,究竟唱的是哪些“岁月之歌”呢?

当我们这代人刚一出生的时候,便被告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祖国大花园里最鲜艳的花朵”,是“共和国”最幸福的一代…… 不错,童年的我们也曾唱过“儿歌”与“牧歌”,但谁曾料到,接踵而来的便是不尽的“苦吟”与 “悲歌”。

当我们这代人正值豆蔻年华的时候,便遇到了人为的三年大饥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本应该唱着“欢歌”、随处“踏歌”的一代,却只能在营养不良中煎熬度过。

当我们这代人迎来情窦初开的时候,便遇到了停课与下乡的“文革”地震,面朝黄土接受“再教育”,背向苍天埋头做“知青”,本应该唱着“情歌”与“恋歌”的一代,所能唱的就只能是“赞歌”。

当我们这代人谋求成家立业的时候,便遭遇了人生的辛劳与失意,上有老人、下有幼子,或有失业之苦闷,或有下岗之忧烦,本应该哼着“小调”、扭着“秧歌”的一代,所流行的却依然是“颂歌”。

固然,我们这一代人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佼佼者”,但也都是历经十余年人生荒废之后历练的结果,能量的集中释放是在恢复高考后1978年春季与秋季的两次招生入学。但能在荒废十年学业后重新走进大学深造的人所占的比例,毕竟是“一代学子十年梦断”人群中的极少数。“老三届”中的多数人仍然滞留于社会的底层,他们很少能唱“酒歌”与“宴歌”,脑海中倒是时常回荡着当年的“红歌”与“战歌”。

如今,当我们这代人即将老态龙钟的时候,回想一生,我们这一代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 似的,总觉得临死时那个圈还没画圆,本应该随着“弦歌”、“漫歌”而尽情“对歌”的一代,我们真的不知道是该唱“吴歌”、“楚歌”,或是“挽歌”。

有人说“青春无悔”,有人说“悔之莫及”。其实,人生既已度过,又何必在“悔”字上纠结?生命犹如一柱燃香,过去的都已过去了,快乐或痛苦都如同烧至尽头的香灰,终会落下,不必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了;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人生三万天,心寄九霄云;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生命有无数种形态,活法自然不止一种: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岁月如歌,曲终人散;岁月如梭,人生苦短。世俗的偏见,物欲的躁动,追逐的劳累,取舍的烦闷…… 我们何必负重前行?丢弃樊篱,领略自然风光;超然物外,自会轻松坦然。

 

【作者简介】朱英贵,男,十陵第四退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