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嘤鸣心语

党建工作

《祖孙对话》彭伯初

发布日期:2016-10-25 14:22     点击次数:   [打印]   [关闭]
分享:
 

孙儿三岁时,我带着他去旅游,乘车归来,沿途风光让他兴奋得直跳,忽然一只幼小的麻雀扑进车窗,落在他的怀里。他惊叫了一声,站起来,一只手轻轻地托起小鸟,一只手轻轻地抚摩它的绒毛,对我说:“爷爷,它好可怜啊,我要把它带回去,养起来。”窗外,一只老麻雀紧追着汽车飞,撕心裂肺地叫着。孙儿对我说:“那只麻雀也想跟我们回家。”我说:“它是想要回它的孩子!”孙儿听罢,沉默片刻,站起来,轻轻地把小鸟放出车窗。顿时,窗内一片寂静。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公园里还设了一个“遛鸟区”,一大早,就有人提着鸟笼来这里赛鸟。一天,孙子拉着我的手说:“爷爷,听说这些笼子里的鸟有的会说话,有的会唱歌,我们去看看。”我们一起来到遛鸟区。看见许多鸟在笼子里不停地跳,不断地叫。过了好一阵,孙子满脸狐疑地问我:“爷爷,它们在说什么?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懂?你听得懂吗?”我认真地说:“我听懂了,它们是在喊放我出去!”孙子默默地抬头望着天空的飞鸟。从此再也不到遛鸟区去了。

一年一度的花展拉开了帷幕。公园里,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花。我和孙子徜徉于人群中、花海里。既欣赏花,也欣赏人。真是姹紫嫣红,游人如织。有的拍照,有点写生,有的在花间久久伫立。只有一些园丁在一旁的土地上专心地为播下的种子浇水施肥,似乎不知道这里在举办花展。孙子很不理解地问我:“爷爷,他们为什么不来看花呢?”我想了想,回答道:“有人说过,游人只欣赏鲜花的美丽;园丁却早早地关心泥土里的种子。如果没有园丁对种子的关心、培育,哪会有现在鲜花的美丽?”孙子想了想,便跑过去仔细观察着园丁们的劳作。回家的路上,孙子对我说:“爷爷,我知道为什么人们把老师叫园丁了。”

室外的小园是孙子的天堂,他常常在这里看花弄草,和小猫嬉戏,长久地注视着蜗牛爬墙。一天他在院子里惊喜地叫我:“爷爷,快来看,这只被折断了的蝴蝶翅膀还会跑!”我去一看,果然那只蝴蝶翅膀正沿着墙根飞快地移动。我们用一根小枝压住那翅膀,仔细看,原来是一只极小极小的蚂蚁咬着它往洞里搬。孙子不解的问我,它搬去干什么,我说搬去做食粮。孙子更不解了,偏着头问:“它为什么不就在这里吃,要搬回去?”我说:“它要让大家吃!”孙子微微点了点头。

夏天,阳光直射着玻窗,真是暑气难挡。于是,我们在窗外种了几株牵牛花。不久它的藤蔓迅速地沿着护栏往上爬,茂密的枝叶为我们筑起了一道绿色的墙,更让人怜爱的是绿叶中怒放着许多红色的喇叭花。许多人走过我家窗前都要回头留念地张望。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夜狂风暴雨,使牵牛花备受摧残。不仅枝折叶调,落红无数,往日高昂的枝蔓也垂头丧气,奄奄一息了。孙子一边收拾残枝。一边伤心地说:“这下完了!”

没想到过了两天,牵牛花却重新抬起头来,枝蔓一个劲地往上窜,一周以后,一道绿色的墙又屹立在窗前。孙子兴奋地赞叹道:“真是奇迹!”我对他说:“你要记住叶剑英元帅有两句著名的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孩子是张白纸,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家长应该作知时节、润无声的春雨。

 

【作者简介】彭伯初,男,金牛退休组,1996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