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余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同全国同胞一起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国防长城。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必将成为四川有史以来最光辉灿灿的一段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校新闻中心的记者走进成大花园二期的一间画室,当见到我校退休的美术学院原院长刘遂海教授展示即将完成的主题油画《一寸河山一寸血》时,川军英勇、悲壮的抗战场面跃然纸上。刘遂海说,“退休后重新开始油画创作,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我选择以川军参加抗战的悲壮故事为主题,创作了这幅抗战油画,这既是对我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伟大壮举的深深敬意,也是提醒国人不能忘记那段经受屈辱的历史。”
历史上有句说法,叫做“无川不成军”。卢沟桥事变后,川军首脑刘湘立即请缨出川抗日。出征前,每一位将士都为家人留下了遗书。当时他们在装备简陋,脚穿草鞋,弹药稀少的情况下,参加了众多重要和惨烈的战役。带病亲征的刘湘将军在参加完南京保卫战后,病情恶化,不治病逝。刘湘在临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日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川军一日不得返川。”1938年,王铭章将军率领五千川军,在山东藤县与日军激战三天,壮烈殉国,藤县保卫战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可见,四川从上到下的这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民族的骄傲,这种抗战精神是不应该被淡忘的。刘遂海创作抗战油画选择川军抗战这个主题,就是为了缅怀四川抗日先辈,纪念为抗日做出伟大贡献的四川民众。说起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以川军抗战为背景的油画,刘遂海认为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艺术工作者,应该把这段历史用油画的表达形式,把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悲歌展示出来。
今年初,刘遂海为了创作这幅抗战油画,多次到图书馆、建川博物馆和上网收集史料,对画作进行构思。为了再现川军在战场冲锋陷阵的场景,刘遂海还让美术学院的学生穿上军装当起模特向前奔跑,找到灵感后单就草稿就不知绘了多少幅。刘遂海感慨地说,为了让自己画得更逼真传神,“模特”们手持道具表演出冲向日军阵地的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抗战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引发心灵共鸣,带来深思启迪。”刘遂海告诉学校新闻中心记者,下个月自己的油画作品就将亮相成都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展览,《一寸河山一寸血》将作为其中的重要作品进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