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党建工作

【媒体成大】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濡以沫共白发

发布日期:2015-10-08 16:05     点击次数:   [打印]   [关闭]
分享:

    本网注:本新闻报道原载于《成都日报2009年3月16日(第3版)。黄诗孝,成都大学退休教师,今年83岁。

 

    成都的春天,阳光明媚。黄诗孝挽着佝偻身体的老妻,在大院里散步。院内春花开了,阳光落在两位老人苍苍白发上,也落在他们皱纹密布但笑容灿烂的脸上……

  这一幕美丽的画面已经成为同友街9号大院内最常见的一道风景。“书香门第就是不一样!这老两口让我们感到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和延续。”26岁的朱涛说黄老的诗书气质让自己折服,黄老对老妻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更让年轻的朱涛感动。

    诗歌书画  宣传文明和谐

  黄诗孝老人今年76岁,家住同友路社区同友街9号大院。上周六下午3点,记者一路打听,找到了黄老的家。一进门,记者就被满目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所吸引,黄老正在书桌前写录自己的新诗:“春花灿烂美蓉城,和谐文明成都人……”原来这是黄老为社区文明宣传新创作的打油诗。

  在黄老布置典雅的书房里,记者看到了许多有关诗歌方面的书籍,书房的案头上也放着他写诗的草稿本和练习书法的笔墨纸砚。“退休后我每天都练练书法,有感动就写诗抒发。”黄老告诉记者,他是1953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教了40多年的语文,最喜欢的就是旧体诗,唐诗三百首能倒背如流。退休后,黄老加入了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他的诗歌经常在《园丁吟稿》上发表,他还常常参加书画研究会的活动和有共同爱好的老人一块儿坐而论道。

  这位热爱诗书传统文化的老人还是个热心人。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诗孝老人很热心社区的事情,社区每次有活动,老人都是帮忙写横幅、标语,还自己创作文明宣传的诗歌和书画作品等,黄老常说要用“诗歌书画描绘成都的文明画面,让身边的老邻居们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相濡以沫  照顾病妻五十载

  在同友路社区,黄诗孝老人的诗书才华固然让人称道,更打动大伙儿的是老人照顾老妻50年的感人故事。

  原来在50年前,黄老的老伴产后落下了终身残疾,脊柱严重变形,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遭遇灾祸后,黄诗孝只是一个劲地抱怨自己的不是,说是自己没有照顾好老伴才让她受到这样的罪,他一直精心照顾着老伴——每天都要给老伴做按摩,牵着她的手上街散步,给她讲从报纸上看到的新近发生的趣闻,自己写了满意的诗歌也要和老伴一同分享……50年来,天天如此。

  “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面对记者,黄老说他永远忘不了自己和老伴最初相恋的时光。他说:“老妻没有读过书,但是个温柔贤淑的女性,自己行走不方便,还是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老两口是相互在照顾。”

  正说着,厨房里传来了炖肉的香味,黄老幸福地做出鼻子闻香的表情,很满足地告诉我们,今天老伴做了萝卜炖牛肉,看样子带老伴出门散散步回来就好了。

  说做就做,黄老为老伴穿好出门的衣服,拿出她的拐杖,扶着老伴下楼走进了明媚的春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