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机设87级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实习的女生们
成都大学机设85级学生在云南机床厂实习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成都大学就迎来举校欢庆的建校40周年华诞。此情此景真令我们成大老人们感叹不已。历届成大人奋力拼搏、砥砺前行,才使得成都大学这艘航船穿峡跨滩,驶入了今天这样宽广的水面!
20世纪70年代末,成大初创,诸事待兴。我们成都大学原机械系教师职工从国内各大学、院校、设计院所及工厂技术部门调来成大,齐聚一堂。虽然当时办学条件极差,但大家仍本着团结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的信念,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白手兴家,创造条件,努力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实验、实习及设计任务。
进入80年代以后,我们曾多次离家一整月,率学生南下,远赴云南昆明,在国家机械工业部重点工厂——昆明机床厂、云南机床厂实习。率学生北上西安、洛阳,在西安机械工业部的设计院搜集资料,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参观实习,扩大眼界。说来也巧,有一次,赴滇实习队师生刚到达昆明就听到人们纷纷议论说:"我们昆明,正在闹要地震,大家心情都很紧张。你们现在还敢到昆明来哦!"。我们没有退缩,仍然按计划下厂实习。同时要求大家,加强防震意识,并按照所住招待所的意见,晚上每间寝室放置一空搪瓷面盆,在盆内中央倒竖一个空啤酒瓶。若发生地震瓶倒引起响动,就赶快跑到寝室外的空地去。
我们也曾接受电力部成都金具厂委托,通过毕业设计,完成高压输电线路铁塔金具热镀锌流水作业线设备的设计任务。虽然当年大多数成大学生都是走读生。但他们竟将铺被带到设计室,吃住在学校,日夜奋战,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设计计算及绘制图纸的工作中去。急得家长们,也纷纷前来送饮食、营养品,收取换洗衣物支持学生奋战。经过师生的艰苦努力,每位学生都完成了流水线中某台机组的设计绘图任务,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并得到厂方的好评。成大学生们这种勤学苦干的精神,真值得好好传承下去啊!也就在这一届学生中,有后来在成都量具刃具厂担任厂部领导的李荣刚同学,有现仍留在加拿大多伦多城担任企业技术工作的任杰同学等。
我们也曾会同合肥工业大学周文渊教授和他率领的研究生们,在成都大学联合举办机械优化设计研习班。我校杨孝慈老师等也曾参与讲课。这是我校举办的机械类高规格学术活动。当时成都各知名大学院所,如成都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飞机设计所等单位都派出机械专业人员来成大参加研习,并向他们派发机械优化设计资料和软件。
我想,既然我们老一辈成大师生,在当年那样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奋力完成教学任务,为成都市培养出一批批合格人才,那么,今后的成都大学定能创建伟业,大大发扬西蜀文化之荣光!
正是:
成大校庆四十年,往事历历在眼前。
夜灯备课高堂教,答疑解惑恐不谙。
南下北上率实习,计算绘图细指点。
而今举校齐欢庆,白发长者亦开颜。
【作者简介】卓翔,男,十陵第一退休组,1998年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