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嘤鸣心语

党建工作

曾永成《写在前面》

发布日期:2018-06-05 08:54     点击次数:   [打印]   [关闭]
分享:

            

这是我即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著《向美而生的世界》一书的前言,发表在这里,算是向退休的朋友们的一个汇报。

我从2007年退休,今年是第十个年头了。十年间,除了一些零星的写作外,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与我原在成都大学的同事艾莲合作研究杜威的美学,着力发掘其中的生态精神。围绕这个主题,写了有二十多个题目的系列论文,大多已经发表,现正待成书。第二件事是独自研究怀特海的有机哲学,重点在于阐发其中的生态美学底蕴。埋头三年,终于完稿。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我自己与怀特海结缘,是大约20年前的事。当时接触到建设性后现代思潮的一些著作,其中颇多对怀特海的介绍,对其生态思维的高度重视。后来在学校图书馆的未上架陈书中看到怀特海的《科学与近代世界》,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批判资料内部发行的。设法借来一读,隔膜中有亲近,其中关于环境审美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2000年,我因刚出版了《文艺的绿色之思》,被邀参加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第一届生态美学研讨会。为了应急,就从这本书中摘录了一些关于环境美学的论述,辑成《倾听智者怀特海》一文前去参会。会上,有朋友建议我凭此文参加即将举行的怀特海哲学研讨会。考虑到自己对怀特海哲学全无了解,去了也可能听不懂人家说些什么,意义不大,加之教学很忙,便没有赴会。

这一晃就过去了十余年。2013年,我在北京购得怀特海最重要的代表作《过程与实在》。那时关于杜威美学的写作已近尾声,注意到杜威有与怀特海商榷的文字,便想看个究竟,于是读了起来。读读停停,颇难进入。这时正好看到美国学者菲利普·罗斯介绍怀特海的小册子。他对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美学内涵的介绍吸引了我,坚定了我研习解读的决心,无论如何不能忽视这个虽然形态异样但却蕴藏丰赡的思维成果。我在研读了杜威后,曾为此生没有错过这位大思想家而深感欣慰,现在也不能错过这位在20世纪与杜威齐名而更为卓异的思想家。决心既定,就着手收罗他的著作的中译本,寻找有关的研究文献,开始了比杜威研究更加艰难的学术跋涉。现在,面对刚完成的书稿,可以说全部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由于有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哲学的深入解读垫底,又经历了解读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思维磨炼,加上对自己向来坚持的美学观点的自信,我自以为啃动了这个坚果,品尝到了它别样醇厚的味道。

在不幸迟至40岁才开始的学术跋涉之路上,居然有三次令我深感不虚此生的幸运。第一次幸运,是突破种种屏蔽和困难,认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哲学中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的内涵,不但以此而有《文艺的绿色之思》,并在与康德和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的前后对照中形成了对他们的哲学的“实践论人类学”的整体概括。这个与流行阐释模式大不相同的学理解读,既敞亮了它与那一时代哲学创新潮流的内在关联和世界精神,又凸显了它介入当今历史潮流的重要理论内涵。第二次幸运,是没有错过杜威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的经验哲学,从中发现了与马恩自然哲学内在相通的很多东西,还为我的以“节律感应”为核心范畴的人本生态美学找到了“节奏”说的珍贵理论资源。第三次幸运就是对怀特海哲学的研读了。这是一个神秘幽深的精神奇观,别有洞天,峰回路转,风光无限。有朋友说我老来情归怀特海,爽然心领。上述三次幸运,最终合成一大幸运,那就是在三者的综合汇通中形成了以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论为主干和统领的过程论和有机论相融合的总体哲学——一种真正把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最深刻也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哲学的思维格局。

怀特海的哲学,不仅有大不同于他人的深邃思路,还有一大套自己独创的术语。尽量准确地理解这些术语的理论内涵和相互关系,是把握其融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观念体系的第一步。好在怀特海自己集中地论述了它的思辨形而上学的“范畴体系”,为读懂其思辨形而上学的文本提供了思维热身的极大方便。通过这第一步,有机哲学内在的美学精神豁然敞亮。我发现庄子说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居然可以准确概括有机哲学从美学出发探究世界之真的总体思路。这使我十分兴奋,顿时消弭了我与怀特海哲学之间还存在的种种隔膜。当我感悟到可以把有机哲学的世界自我创进生成过程表述为“向美而生”四个字时,这种兴奋更是有增无已。这意味着,怀特海的有机哲学其实就是有机美学(亦即过程美学),是我所追求的生态美学的一种宏博而独特的形态。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这种整体特色和根本精神,对我散发出极大的理论魅力,虽然艰涩也不能不为之倾心。于是,我围绕这个根本精神进行文本梳理,寻觅逻辑关联,进行义理解读,并尽可能加以比较和评述,揭示其与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融通之处。经过三年颇有冒险意味的精神劳作,终于有了现在这本书。

我所面对的怀特海有机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体系,浩瀚而又绵密,真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对于这个哲学思想的奇观,特别需要虚心加耐心去细读深思。我没有哲学的专业学术训练,又不能直接阅读英文原著,按理是没有条件做这种研究的。只是由于割舍不了对这个精神奇观的景仰,更想从中为自己主张的人本生态美学找到更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更坚实的学理支撑,便勉力而为。既然如此,就难免存在一些误读曲解之处,以及某些“过度阐释”的地方。这些,只有敬请学界朋友批评指正了。

据说,怀特海在哈佛大学以讲座形式阐述它的有机宇宙论体系时,第一次课有听者六百来人,二十多次课下来,到最后一次课仅剩下六个人,足见其特异和艰深。我以不懂英语之身而敢啃这个巨大的坚果,依靠的是怀特海著作的中译本。因此,我首先要感谢所有的译者,没有他们的慧眼、学养和劳作,就不会有我与怀特海之间的这份精神之缘。我特别要感谢家在成都的周邦宪先生,他作为怀特海和格里芬著作的主要译者,在我的研究处在最关键的时候,赠送给我几种难找的译著,并于要紧处予以点拨,才避免了这本书在整体上的重大缺失。

还是那句老话:跟人一样,书也有自己的命运。祈愿这本书交上好运,能对人们理解怀特海的有机哲学有所帮助。有学者早就说,21世纪将是怀特海的世纪。倘真如此,这本书就该有它的用处了。  

                                             20174月于成都)

 

【作者简介】曾永成,男,十陵第二退休组。